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100歲的人生戰略》(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此書的人生戰略適用於台灣社會與否?大哉問!


  之所以會對本書論述的議題有興趣,是因為自己剛進入職場沒多久,父母卻已經在思考退休的問題:數十年下來,漫長的工作歲月應該如何度過?工作的成就感是什麼?生活的幸福感在哪裡?財富要累積多少才夠使用與退休?家庭、感情、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又該如何維持?以上種種問題,本書皆有詳盡的論述,而且是在人們普遍長壽的考量之下提出的觀點,換句話說,本書是以長期的觀點,作為各個議題的討論基礎。

  本書雖然以「長壽」為題,實質上是以全面的角度探討「如何過日子」,因此如果讀者是年長者,必然會大失所望,畢竟書中所提的觀點,都是需要長時間經營的人生資產,相較之下,年輕人反而因為擁有大量時間與選擇機會,能夠做出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即便如此,年輕人是否對這個類型的書籍與議題感興趣,絕對是一大問題,畢竟這是令人感到沉重的嚴肅課題,一點也不有趣,況且本書內容若要在台灣應用,尚有以下5個問題。

一、本書提出的方案僅適合沒有經濟壓力、擁有高學歷與高收入的人

  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生產資產(Productive Assets)、活力資產(Vitality Assets)與轉型資產(Transformational Assets)分類架構的提出,是本書重要的貢獻,但是這4項資產的重要性並不相同,而是有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一般,有其先後次序,個人認為從最底層開始到最高層,順序應為:有形資產、活力資產、生產資產、轉型資產。

  先從財產,也就是有形資產談起,自從2014年,陳文茜小姐撰寫〈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一文,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與討論,有關青貧現象的文章與專題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2017年關鍵評論網的專題報導〈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探討了青貧族群的現況,我們發現當工作所得幾乎全數用於伙食、房租、交通等生活費,實在很難挪出時間與心力投資無形資產,因為一旦放棄工作,失去的工作所得將使自己更難在社會上立足。

  貧富差距就是這樣來的,當窮人還在為有形資產打拼時,高收入的人有能力放棄部份有形資產來投資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進而在未來創造更龐大的有形資產,產生正向循環,而低收入的人沒有能力停止工作賺取有形資產,因此本書對於各項資產能夠彈性波動的假設,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例如多重階段式人生的某段時期可以成為探索者(Explorer)以累積轉型資產,然而該時期不但沒有收入,還得為生活支出,更不用說如果出國壯遊,又要花多少錢了,即便可以貸款,也唯有富人能夠順利做到,再說轉型資產不易成功打造,即便成功打造轉型資產,該資產要如何發揮效益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建議台灣的年輕人,意圖出國成為探索者之前,可先好好思考,並參考這篇文章〈年輕人別傻了!「Gap Year壯遊」是給企業高階、家產厚的人去的;條件差的,你們經不起失敗〉。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2017年哈佛大學畢業演講提及,若是他有負擔家計的壓力,臉書就不會誕生,他也將是一位平凡的軟體工程師而已,因此重新定義平等,讓每個人都有追求目的的自由,是未來的3大目標之一。同樣的道理,讓窮人與富人擁有相同的彈性來承受轉型失敗、意外事故與健康不平等的問題,是建構豐富長壽生活的必要條件,唯有穩固的有形資產做為基礎,人們才會繼續探討自己是誰、如何建構人生,以及如何反映出自我認同與價值觀等更高層次的問題。

二、台灣的教育品質良莠不齊、供需失衡,教育投資難以轉化為生產資產

  本書強調生產資產的建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學習,然而以台灣的高等教育環境而言,大學或許不是獲取知識的最佳管道,舉例來說,以前高職電工科畢業的學生,經過了12年的教育,即可進入職場,跟隨師父進行工程施作,然而現在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經過了16年的教育,進入職場之後,未必具備跟隨師父進行工程施作的基本知識技能。

  首先,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充斥放水的文化:大學浮濫設立,課程內容淺薄,畢業條件寬鬆,學歷自然貶值。以往投資12年的教育可以培養的人才,現在投資16年的時間與經費,未必能夠培養出與過往相同水準的人才,更不用說科技日新月異,許多新技術都出現了,大專院校未必都能跟上時代潮流,因此很難要求學生應該要學得更多更好。

  再者,專業技能市場供需失衡,是塑造未來社會演變成少數富人與多數窮人的溫床:例如台灣社會已經嚴重少子化,仍有大量的大專院校招收幼保系學生,一旦學生畢業,幼保專業人才供過於求,不但拉低薪資水準,更迫使部分幼保專業人才轉換跑道,從事其他與其專業技能不符的低薪工作,更加速拉低薪資水準。

  人才供過於求的現象普遍存在於人文社會科系,而且舉世皆然,參考〈追蹤3 唸人文科系真的沒「錢」途?!〉這則2016年的報導,發現無論是薪資還是工作流動率,人文科系畢業生的數據表現遠不如理工科系學生,因此多國有意裁併人文相關系所,而我國亦於2017年宣示未來至少要有半數大學生懂得程式設計,培養科研發展所需的基本人才。

  最後,除了學習效率低落、人才供需失衡,台灣高等教育環境也變質:教授們為了升等而發表期刊論文,甚至不惜造假實驗數據,諸如2016年台大爆發論文造假案,或許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教育真正的目的不受重視,難以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而學生們背負學貸、繳交高額學費,換來的僅是不確定是否適用於未來的知識技能,以及換來幾年的在學時間進行不完善的生涯規劃。

  然而在國際上,越來越多大學在進行改造,力求弭平產學落差,並強化實作能力以符合職場需求,在打造生產資產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應該是教育的重點,更有甚者如2012年成立的密涅瓦大學,已經在打造引領未來所需的人才,相關資訊可以參考〈未來大學 幫你一進職場就上手!〉、〈密涅瓦大學 橫跨七國,最強實習生〉。

三、尋找、挑選並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重擔,將落在個人身上

  前段提及台灣的高等教育未必都能跟上時代潮流,此言非空穴來風,除了自身的觀察經驗,亦可藉由〈學校教育跟不上 章魚人才跳船自學〉這篇文章了解到,終身教育已非藉由正統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訓練即可達成,個人要做的不再只是簡單的溫故知新,而必須主動尋找、挑選並學習所需的新知,這是未來在台灣累積生產資產時所需注意的要點。

  在台灣,尋找、挑選並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重擔,將落在個人身上,大專院校很少有能力整理出一系列循序漸進的課程,讓特定知識領域的門外漢了解其內涵,並依照計畫培養人才,最後順利銜接職場需求。多數台灣的學生,即便在校表現優異,累積可觀資歷,一旦進入職場才發現學非所用,產學之間的期待與落差相當巨大。

  您或許認為除了學校教育,生產資產也能透過職場教育訓練補充,或邊做邊學來補充,然而在職場環境,也有多數情況是邊工作邊消耗專業的生產資產,這樣的情形常發生在被中國大陸挖角的台灣工程師身上,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被學走、被耗盡,最後的下場是被要求捲鋪蓋走人。

  當然,亦有少部分企業願意發展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培養員工,把員工當作資產,通常只有極少數的知識工作者、專業工作者才有如此機會,一般人是不容易擁有的,此外,知識與技能是否為組織內部專用,也是補充生產資產時應注意的重點。

  在正統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逐漸失靈的當下,個人必須培養主動補充生產資產的態度,實際作法包含補習班、微課程、微學位、公開課程,以及本書提出的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方式來達成,參考〈雜學問當道 章魚人才時代來了〉這篇文章,可以大膽預測跨領域專長與寫程式這2項能力,會成為繼英語與電腦之後,人人必備的標準技能。

四、多重階段式人生其實窒礙難行

  本書2位作者承認,當今社會難以實現多重階段式人生,主要是礙於社會環境、企業慣性與政府法令等3方面的限制,使得彈性的人生規劃難以實踐:

  社會環境方面,對於性別與年齡存在刻板印象,例如男性必須承擔大部分養家活口的壓力、喜愛長期在國外的背包客和壯遊人士多為年輕女性等等,可以參考〈26歲女生看世界 就是女生才能這樣看世界啊~〉這篇文章。可能是過往的環境造就這樣的現象,進而造就刻板印象,也可能是刻板印象強化這樣的現象,無論如何刻板印象絕對會對多重階段式人生帶來無形的限制。

  企業慣性方面,年資較長者往往在公司擁有較崇高的地位、較優渥的薪水,主因為資深者不易輕易離開工作岡位,畢竟現在的求職市場對於高齡求職者相當不友善,再以企業的角度而言,資深者對於各方面的職務內容皆已熟悉,工作內容容易上手,自然願意提供好一點的待遇。

  然而多重階段式人生的推行不利企業培養資深員工,企業政策自然不利員工追求彈性,即便能夠在公司待一段可觀的時間,工時與地點的彈性也幾乎不被允許,可以參考〈IBM都叫停SOHO辦公了!創業公司還要犯這大忌?〉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管理不易,員工工作效率不彰,另一方面是一旦缺乏同事面對面的交流,許多創新的點子難以討論與激發出來,因此對公司來說,除非是擁有極度稀有專業能力的員工,一般人別想要求工作彈性。

  政府法令方面,退休年齡、投保規定、勞工退休金、勞保老年年金等規定,皆與年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難以說斷就斷,此外,政府法規等問題如納稅,也是不利執行多重階段式人生的重要因素,例如獨立生產者(Independent Producer)階段,其性質不如創業來的正式與嚴謹,營業事業所得稅等規範適用在這群獨立生產者與否將是一大問題,您認為政府官員會漠視這樣的現象,讓一群獨立生產者形成不納管的地下經濟嗎?

  透過社會環境、企業慣性與政府法令三方面的討論,可以發現多重階段式人生在短期內根本行不通,本書過於低估彈性汙名(Flexibility Stigma)對於人生規劃的影響力,讓多重階段式人生成為理想性的空談。

  畢竟在當今社會,就連面對曾經因為家庭因素而中斷工作,事後回歸職場的人都極度不友善,哪來機會讓人們可以追求彈性的多重階段式人生,參考〈婦女二度就業10年升5成 婦團:薪資偏低、不易升遷〉這則2017年的報導,數據直接說明了二度就業婦女的困難,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多重階段式人生-這個嶄新的概念,在台灣肯定行不通。

  再者,即便多重階段式人生是可行的,多數人能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選擇,能夠過理想的人生嗎?我認為多數人只知道人生就是教育、工作、退休,根本不清楚人生可以有什麼選擇,甚至連自己退休之後要幹嘛都不一定知道,更不用說打造多重階段式人生這項費工的任務,畢竟多重階段式人生只適合沒有經濟壓力、保有身心健康、擁有專業技術、連結廣大人脈、充實大量資訊,人生勝利組當中的勝利組,才有資格打造的豐富人生。

五、本書對於年齡的彈性過於樂觀,忽視年齡的影響力

  關於20歲的人生,本書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也間接說明了當今年輕人普遍擁有大學學歷,在他們步入社會時,已經20多歲了,等到工作穩定、經濟狀況穩定、感情穩定,能夠論及婚嫁並結婚生子時,最快也已經30多歲了,對於女性生理而言,若有意願養育小孩,該時期也是生育期的末期,這麼看來,人生的過程非但沒有彈性,還有被時間追著跑的壓力,就算本書吹捧與年齡脫鉤的多重階段式人生,但2位作者承認女性在生育期這方面,完全沒有彈性,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生育期可以自然延長。

  這種困境在台灣更加嚴重,如同前段所述,台灣的高等教育無法給學生充足且適當的生產資產,加上大學學歷貶值的趨勢之下,許多人甚至繼續讀研究所,持續學習一些無法轉換為生產資產的艱澀知識理論,以為擁有高學歷與好文憑就能立足社會,殊不知當學生畢業之後不但不再年輕,還因為缺乏生產資產,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面對低薪等現實問題,等到工作穩定、經濟狀況穩定、感情穩定之後,恐怕也已屆不惑之年,此時女性想要生育也已經相當辛苦。

  試著回想民國50年代出生的人們,該年代人們的最高學歷普遍只有高中職,從學校畢業之後可以馬上工作,如果讀到大學,甚至有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等到工作、經濟狀況穩定,差不多在30歲左右能夠結婚生子;相比之下,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受教育,應該在出社會之後,比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受教育的上一代,更快適應社會,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顯見當今的教育嚴重缺乏效率,進而影響學生畢業之後的人生進程。

  對比本書強調人生中間卡了個女性生育期的多重階段式人生,個人比較推崇臨床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20世代觀點,透過她在TED的演講:20歲的人生不能等到30才開始,我們可以知道人生是一段累積的過程,就像是一架班機,飛機剛起飛時若要改變目的地,僅需稍微偏轉角度即可繼續朝新的目的地飛行,但若飛機即將飛抵目的地時卻臨時改變,必須額外耗費時間與燃料,才能繼續朝新的目的地飛行。

  人生的過程絕對與年齡存在高度相關,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想的每一個觀念,都是來自過去經驗的累積,而未來做的每一件事、想的每一個觀念,也都將來自現在的行動,而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會確實顯現在年齡上面,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長者經常是智慧的象徵,不是因為年齡,而是因為顯現在年齡上面的人生經驗累積,因此我不認同多重階段式人生能夠解決溫蒂妮(Ondine)詛咒帶來的困境,多重階段式人生只是讓班機在不同城市之間打轉而已,儘管能體驗多彩多姿的旅程,卻無法專注目標方向,抵達個人設定的目的地。

  雖然本書以嚴謹的角度分析百年壽命將成為常態,個人依舊認為不能以此為藉口,拖延年輕世代步入社會所需的時間,梅格.潔伊(Meg Jay)的書籍《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你以為時間還很多,但有些決定不能拖》(The Defining Decade: Why Your Twenties Matter 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m Now)告訴我們,如果20歲時什麼事都不做、什麼問題都不解決,到了30歲時,20歲時的困境依舊存在,不會因為到了30歲就船到橋頭自然直,因此即便人生階段的選擇具有彈性,也別忽視年齡帶來的影響力,許多議題如工作觀、愛情觀的穩健經營,如未及早面對,問題只會隨著年齡漸增而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以解決。

我們應採取務實做法,避免短視近利、不重視長期規劃的文化

  有一次和朋友吃晚餐,聊到這本《100歲的人生戰略》,他立馬告訴我看書好花時間、好累、沒興趣,我倒是告訴他很多書的作者是精粹了一生研究精華,濃縮重點才寫成一本書,如果花個300400元,就能了解他人淬鍊的知識,是非常划算的投資,結果我那位朋友只回了:你讀完這本書之後再告訴我不就好了,這樣我也就等同讀了這本書。

  大錯特錯!

  台灣人就是這麼習慣尋求懶人包似的簡單解答,卻沒有探究議題與自我思辯的能力:當一個人的心態短視近利、被困在當下(Tyranny of the Now),永遠只能回答是非題,一旦碰上申論題,將無法進行全盤思考,碰上問題時也將手足無措,因此我們必須有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才能夠進行長期規劃,擬定並實踐屬於自己的行動方案,「過好人生」這件偉大的任務何嘗不是如此?

  那次和朋友吃晚餐的經驗非常不愉快,當晚他一直告訴我他之所以會和前女友分手,是因為他不懂如何和女生相處、不懂如何和女生談天,因此他整天耗時間在交友軟體上面,並說這是他練習和女生相處的方法,同時也告訴我應該做這件事、做那件事,這樣才會得到女生青睞,早日脫離單身……。

  當晚,我只聽見那位朋友訴說著各種懶人包似的解決方案,卻沒有深究造成他陷入困境的前因後果,這就如同那位朋友要我告訴他書籍概要,卻不願藉由閱讀,讀出作者在字裡行間要傳達的知識觀念,更不用說經過閱讀和反思,得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我認為一個人若是這樣面對感情等人生課題,是相當危險的

  回歸談論本書,即便不認同本書全數觀點,但我依舊推崇這本書帶來全方面人生規劃的務實討論,鮮少書籍能夠呈現如此縝密的研究成果,並佐以科學數據與人文觀點強化立論,對於個人而言,除了讓我們正視退休金的議題,更讓我們了解除了有形資產,維持無形資產的質量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書的網站THE 100-YEAR LIFE(www.100yearlife.com)提供了測驗,可以具體了解自己的資產管理現況,並據此做為改善人生的第一步。

表一、我的資產診斷報告
Your score on Productive Assets is: 2.5 (out of 5)
Your level of investment is DEPLETING
Your score on Vitality Assets is: 3.29 (out of 5)
Your level of investment is MAINTAINING
Your score on Transformational Assets is: 2.33 (out of 5)
Your level of investment is DEPLETING
Your score on Tangible Assets is: 5 (out of 5)
Your level of investment is BUILDING
Building : You are actively building this assets by prioritising its developing through your actions, your time allocation and your focus.
Maintaining : This is not a high priority for you right now, but you are doing enough to maintain this asset.
Depleting : You are not taking action to develop this asset and so over time this asset will deplete.


  這份報告是透過診斷現在的行為,來判定4種資產的管理現況,依照我認定資產的重要程度,依序為有形資產、活力資產、生產資產、轉型資產,可以發現自己管理有形資產的狀況極佳,管理活力資產的狀況普普,管理生產資產與轉型資產的狀況不佳,因此我將採取行動提升活力資產,並優先針對生產資產匱乏的部分,找出管道進行有效率的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