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evOp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evOp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資訊產品開發與維運的12項修練-12 Practices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Information Products

  有鑑於先前在LinkedIn分享「害怕資訊技術」的職場現象,決定寫下這一篇淺顯易懂文章(希望真的是淺顯易懂!)來向大家科普一下。我會以「資料處理」說明6項常見的資訊基礎建設,以及以「應用程式系統」說明另外6項,總共12項資訊基礎及其任務角色,本人並非完全熟練這12項要點的實作,但隨著工作任務的推進,與經驗、技術的累積,實作能力也將持續進化,歡迎多多交流。

As the viewpoint "fea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red on LinkedIn before, I decided to write this easy-to-understand article (I hope it's really easy to understand!). About the category "data processing", I'll show 6 comm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about the category "application system", I'll show another 6, a total of 12 and their task roles. I'm not fully proficient in these 12 key points. However, as work tasks executed and experience gained, my abilities would be better. Any discussion and viewpoints are welcomed.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應用程式開發介面、測試與部署 (6)

  來說明這本由Miguel Grinberg著作,賴屹民翻譯的《Flask網頁開發 第二版》(Flask Web Development, 2nd Edition),本書的撰寫方式如同網頁開發人員新增應用程式功能,每新增一項功能,就會有新的章節說明這樣的新功能,是使用什麼樣的技術製作而成;由於網頁應用程式具結構性,程式碼之間的撰寫與修改是息息相關的,故作者有提供Repository供讀者檢視與試驗。

  我們可以依照本書各章節的順序,逐一檢視各章節在Repository對應的 Branch,藉由各個Branch的切換與推移,可以學習、理解與推演作者修改程式的邏輯,這對於Flask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Flask網頁開發」系列網誌,整理的方向也只是羅列修改方向一致的各個Branch,統整為較容易查找的功能主題,並輔以註解說明特殊模組、套件的API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目的,對於完全沒有網頁應用程式開發經驗的讀者來說,依舊是極度難以理解的一系列筆記,建議還是得先學習好Flask的基礎,再掌握好本書作者訂定的目錄框架,最後才能掌握住本書的程式開發方式。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部落格文章、追隨者與評論 (5)

  來說明這本由Miguel Grinberg著作,賴屹民翻譯的《Flask網頁開發 第二版》(Flask Web Development, 2nd Edition),本書的撰寫方式如同網頁開發人員新增應用程式功能,每新增一項功能,就會有新的章節說明這樣的新功能,是使用什麼樣的技術製作而成;由於網頁應用程式具結構性,程式碼之間的撰寫與修改是息息相關的,故作者有提供Repository供讀者檢視與試驗。

  我們可以依照本書各章節的順序,逐一檢視各章節在Repository對應的 Branch,藉由各個Branch的切換與推移,可以學習、理解與推演作者修改程式的邏輯,這對於Flask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Flask網頁開發」系列網誌,整理的方向也只是羅列修改方向一致的各個Branch,統整為較容易查找的功能主題,並輔以註解說明特殊模組、套件的API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目的,對於完全沒有網頁應用程式開發經驗的讀者來說,依舊是極度難以理解的一系列筆記,建議還是得先學習好Flask的基礎,再掌握好本書作者訂定的目錄框架,最後才能掌握住本書的程式開發方式。

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使用者角色與個人資訊 (4)

  來說明這本由Miguel Grinberg著作,賴屹民翻譯的《Flask網頁開發 第二版》(Flask Web Development, 2nd Edition),本書的撰寫方式如同網頁開發人員新增應用程式功能,每新增一項功能,就會有新的章節說明這樣的新功能,是使用什麼樣的技術製作而成;由於網頁應用程式具結構性,程式碼之間的撰寫與修改是息息相關的,故作者有提供Repository供讀者檢視與試驗。

  我們可以依照本書各章節的順序,逐一檢視各章節在Repository對應的 Branch,藉由各個Branch的切換與推移,可以學習、理解與推演作者修改程式的邏輯,這對於Flask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Flask網頁開發」系列網誌,整理的方向也只是羅列修改方向一致的各個Branch,統整為較容易查找的功能主題,並輔以註解說明特殊模組、套件的API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目的,對於完全沒有網頁應用程式開發經驗的讀者來說,依舊是極度難以理解的一系列筆記,建議還是得先學習好Flask的基礎,再掌握好本書作者訂定的目錄框架,最後才能掌握住本書的程式開發方式。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使用者身分驗證 (3)

  我的Flask網頁開發學習,也是走走停停,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但意外的是,學習與學習之間的空檔,讓我在快要忘記先前所學的技術之際,透過再次複習,不只重拾記憶,更可以深深地加強自己對於這項技術的整體架構與掌握度。

  一如先前的預測,未來我的ESG工作,將不再只是單純做資料處理、資料維運、資料科學的任務,而必須進一步加值我們團隊打造的ESG產品,製作成方便客戶使用的「工具」,實踐組織的ESG目標。

  目前我自己的網頁開發能力仍不純熟,即便自己對此沒有興趣,但著眼於網頁開發是簡報呈現與工具提供的方式,因此我還是有動機持續學習、應用的。近幾年的目標是希望我能夠將ESG計算工具的產品,先透過Flask做簡易的產品原型Demo,這對於研發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Flask基礎 (2)

  身為ESG團隊內唯一的開發者,不只要著重Data Science的知識技術,更要使用CICD等工具完成資訊產品的自動化建置。然而隨著ESG產品的迫切需求,網頁開發這類我最沒興趣的資訊領域,恐怕也得開始硬著頭皮學習了,畢竟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有能力使用程式工具進行各式各樣的資料工作,因此嘗試以Flask製作具使用者介面的產品原型,已是長期下來,我必須具備的工作技能之一(什麼都要會,真的是工作難做,錢難賺)

  Flask是以Python進行開發的輕量級框架,以我現在的工作需求來說,會比選擇學習Django這樣的重量級框架來得適合;選擇閱讀Miguel Grinberg著作,賴屹民翻譯的《Flask網頁開發 第二版》(Flask Web Development, 2nd Edition)這本書,也是參考各個開發者的讀書心得而做的選擇;本書作者雖然很詳盡地說明各個程式碼片段的定義與功能,但自己距離想要隨心所欲地駕馭Flask這個網頁開發框架,恐怕仍相當遙遠。

  Flask的學習曲線非常陡峭,網頁開發所需具備的基本知識也相當繁瑣,所幸我曾經做過DevOpsInfraOps相關的工作,至少有基本的知識技術,支援我繼續深入學習Flask這個熱門但不易入門的網頁開發框架。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Flask網頁開發 - 第二版 - 本書使用的輔助套件與工具 (1)

  選擇閱讀Miguel Grinberg著作,賴屹民翻譯的《Flask網頁開發 第二版》(Flask Web Development, 2nd Edition)這本書,是縱觀我目前所擁有的資訊技能當中,最薄弱的一塊,若想要長久地發展Data ScienceDevOps,甚至DataOps,網頁開發肯定也是無法迴避技能之一,有鑑於自己最熟悉的程式語言仍舊是Python,加上目前工作潛在的網頁開發需求,多為小型的Demo與試驗,因此選擇學習輕量級框架Flask,而非選擇學習重量級框架Django

  本書的介紹方式是以部落格網站為設計範例,以新增網站功能的方式,逐一介紹如何以Flask及其相關套件做出這樣的功能,本書作者所使用的工具相當繁雜,若對這些工具沒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閱讀本書的過程會和我一樣感到「舉步維艱」,每閱讀一頁新的內容,都要再花額外的心力補充應該具備的先備知識,長期下來的結果便是讀書時程拉長,且失去網頁開發架構的整體性與邏輯性,因此我打算先將不熟悉的先備知識整理為一篇網誌,再來重新學習Flask架構,目標不只是要學好Flask,更要能隨心所欲地使用它。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BDSE15 - Learn Docker

  從資策會巨量資料分析就業養成班(BDSE)結訓之後,很快就找到了資料分析工程師的工作,然而因為發生許多不如預期的狀況,選擇於試用期最後一刻提出離職,並於一個月後向新公司報到,但是這次不再是資料科學相關的工作,而是DevOps工程師。

  DevOps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也沒有充足知識水準,完全不是現在的我可以駕馭的高複雜度工作,因此必須趁新手時期,盡可能把Shell ScriptGitDockerKubernetesTerraform等常用的基本工具學好,我也回顧了BDSE課程,發現或許只有LinuxDocker課程所學之基礎觀念可以沿用下去,故此次整理這兩個主題的筆記。

  Docker是容器化技術,在BDSE課程中,主要在VM內做為虛擬環境使用,以區隔不同的開發環境或執行環境,然而在工作應用上則更加多變,容器可以做為隨時啟用與刪除的暫時執行環境,也可以透過Kubernetes提供可擴展、容錯、升級的服務提供者,以DevOps工程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具之一。

  由於Docker並非BDSE一系列課程的重點,因此倉促之下,我借閱了《Docker工作現場實戰寶典》,補充學習BDSE課程未觸及的重要知識點,例如Dockerfiledocker-compose,但docker-compose這類需大量查閱文件、格式,以編修yaml檔的工具,因難以適切地整理為筆記,故並未記錄於此學習筆記。

BDSE15 - Learn Linux

  從資策會巨量資料分析就業養成班(BDSE)結訓之後,很快就找到了資料分析工程師的工作,然而因為發生許多不如預期的狀況,選擇於試用期最後一刻提出離職,並於一個月後向新公司報到,但是這次不再是資料科學相關的工作,而是DevOps工程師。

  DevOps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也沒有充足知識水準,完全不是現在的我可以駕馭的高複雜度工作,因此必須趁新手時期,盡可能把Shell ScriptGitDockerKubernetesTerraform等常用的基本工具學好,我也回顧了BDSE課程,發現或許只有LinuxDocker課程所學之基礎觀念可以沿用下去,故此次整理這兩個主題的筆記。

  Linux是所有資訊領域都需要,基礎中的基礎,因此透過整理課堂筆記,再一次複習相關指令如何操作,以下指令將以課堂上所用之Ubuntu做為操作環境,不同的發行版本所使用的操作指令會有些許差異。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BDSE15 - Learn Git

  從事資訊相關工作四年多,始終無法自學出能獨當一面的資訊工作技能,以做為長期謀生的一技之長,剛好工作遭受COVID-19嚴重衝擊,經過長考,決定離職,重新接受資訊課程的訓練,有鑑於過去的工作經歷,最後選擇報名參加「巨量資料分析就業養成班」。

  四個多月的課程期間不但沒有收入,還需繳交昂貴的學費,幸好後來「產業新尖兵計畫」的補助緩解財務上的壓力,這要感謝同學們的幫忙。說到同學,同學其實是我覺得參加課程最主要的價值,過去三年多自學的過程,沒有同儕的相互照應,其實學習進程是相當緩慢的,更不容易處理自學當中產生的各種困難與負面情緒,因此我頗重視與大家的相處過程。

  關於四個多月的課程成果,將陸陸續續整理好筆記呈現出來,這一系列筆記的第一篇,我想先搞懂GitGitHub,讓我可以將專題成果整理、包裝好,以利年前、年後這段期間的求職,祝福一同努力的同學們,也祝福我吧!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學習筆記

  此篇筆記為承襲前一系列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擷取簡體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至第12章的內容,收錄前一系列學習筆記缺乏的部分,主要為網頁控制器和視圖層的基本介紹,並參雜一些常用元件的說明;此書後續章節包含QWeb等功能的說明則未收錄於此筆記。

  Odoo功能的開發與編程的演化極快,從Odoo 11版到12版,再到發布此學習筆記時的13版,已有許多程式邏輯不再適用,此外學習資源也十分混亂與零散,社群版與企業版的差異更是讓開發者必須額外改寫系統的繼承對象,如果開發者是獨自工作,少有支持社群的交流與配合,根本難以發展這套系統。

  此書非常不容易閱讀,加上書上部分內容甚至是直接複製官方出版的開發手冊,因此看不懂的地方還是無法讓人看懂,甚至本書作者在GitHub的模組範例,在本書支持的12版,連安裝都無法安裝,debug過程是相當沒有頭緒的,有鑑於職涯規劃與個人考量,短期的未來將不再鑽研這套Odoo系統。

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6)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5)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4)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3)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2)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

Odoo教育訓練學習筆記 (1)

  由於轉換職場跑道的緣故,許久沒有撰寫學習筆記或書摘心得等文章,原本自學內容以Python為核心,著重資料科學的技術與應用,但由於新工作的需求,必須轉而學習開放原始碼ERP系統-Odoo的開發,對於僅有類似系統分析經驗的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真正跨入系統工程師的領域。

  由於自己並非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相當貧乏,透過此次學習Odoo系統基礎建置與開發,我才初次接觸了如何在Windows系統透過VM來使用Linux系統,以及終端機指令的操作,來一步一步建置Odoo系統,包括所需的Python套件、PostgreSQL資料庫系統、pgAdmin資料庫管理工具、Odoo系統資料夾結構、Odoo系統設定文件、PyCharm整合開發環境、系統更新與維護方式等等,需要了解與學習的技術非常非常的多,自己也僅學習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工具與技巧而已。

  系統開發由於牽涉到許多資料夾結構與不同文件如csvpyxml等,因此未來使用Git做為示範檔案存放空間的需求或許也將越來越迫切,現階段仍純粹在網誌整理、發布文章;本系列一共六篇學習筆記,為花費大量時間綜合整理Peter Wu老師課堂教學、《Odoo快速入門與實戰》簡體書,以及零散的網路教學文章而得,前五篇的學習筆記完全操作使用Odoo社群版,第六篇的學習筆記則加入「康虎雲報表」的安裝與教學,可至「康虎軟件工作室」官方網站下載相關軟體,配合學習筆記的說明來安裝使用。

  自學Odoo系統的建置開發相當不容易:在台灣,Odoo系統的知名度與普及性遠不如SAP、鼎新、Oracle等大廠,資訊廠商與開發人員的數量也相對稀少,就連參考書籍也完全沒有繁體中文的版本,僅有少數英文書與簡體書可以購買(而且這些書都寫得很糟),加上這幾年Odoo系統的快速發展,不同的版本之間有不小的變動,學會的技術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能用了…。綜合上述許多原因,即便本系列學習筆記已經整理很清楚了,對於完全零經驗的開發者而言,相信仍舊難以閱讀、理解。

  目前Odoo系統在歐美與中國大陸的資源、社群與討論,都比台灣頻繁、密集得多,想要入門Odoo系統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需要老師來帶領,才有辦法掌握操作、管理、開發的各項眉眉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