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100歲的人生戰略》(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全方面人生規劃的務實討論


  《100歲的人生戰略》(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不是一本關注高齡長者的書籍,而是一本以長壽為變數,研究長期人生規劃的報告,因此年輕的讀者,因為有高機率度過長壽的人生,比較能夠從書中的論述得到啟發,進而影響看待生命的態度、管理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方法,以及規劃人生階段的策略。

  本書2位作者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與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透過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角度,用理性與人性的思維,分析了現今(2016年)18歲、45歲與703個世代人們不同的生長背景,進而討論各自的家庭、財產、事業等議題,書籍摘要如下。

一、長壽的本質不是溫蒂妮(Ondine)的詛咒

  仙女溫蒂妮詛咒偷情的丈夫,讓他清醒的時候得以永生,一旦睡著將立刻死亡,從此溫蒂妮的丈夫為避免睡著,沒日沒夜的工作

  一旦長壽,勢必得延長工作年數來賺取較長退休期所需的退休金,然而長期工作將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若要幸福長壽,關鍵不是賺錢,而是將花在家庭、友誼、心理健康與快樂的時間平均分散在人生中,尤其是健康方面,若沒有維持健康的實際作為,難以讓成人以幼態持續(Neoteny)的狀態越活越年輕,也難以透過疾病壓縮(Compression of Morbidity)來延長健康的老年生活。

  當生命延長,人生的選項自然變得更有價值,但也因為選項增加,生活更加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唯有一件事沒有隨著人生可塑性的提升而改變,那就是女性的生育期。

二、無法依靠單一技能支撐延長的工作年數,得一再重新學習新的技能

  由於科技的發展,勞動密集工作急速消失,然而高科技產業與創新帶來的工作,僱用人數不多,造成許多中階工作消失,最終導致就業市場空洞化,M型化的勞動市場僅剩知識與技能密集的高階工作,以及依附高階工作而生的大量低階工作。

  當今各國政府皆意圖振興中產階級以因應就業市場空洞化,然而隨著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等技術的發展,不只中階工作難以不被取代,甚至高階工作亦存在被取代的危機,因此我們得特別挪出時間,重新學習不同技能,也因為是不同技能,難以藉由平日零碎時間的溫故知新,就能夠習得該技術。

  沒有人知道學什麼樣的技能才不怕被科技取代,但是可以判斷,無論是認知能力工作還是手動能力工作,只要是非例行性工作,因為難以被標準化、難以被寫成程式碼,就難以被取代;此外,人類有2項特殊技能是科技難以做到的:第一個是波拉尼悖論(Polyani’s Paradox)提出的隱性知識(Tacit),第二個是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s Paradox)提出的感知能力與行動能力。

  工作被科技取代是一大議題,然而研究指出,職缺的最大驅力主要還是來自人們以退休等方式離開職場,因此與其擔心工作被取代,倒不如想辦法駕馭科技,讓人工智慧等技術成為自己的幫手,避免落得自己只能從事因應高階工作而生的低階工作。

三、既然活得更久,尋找適合彼此的另一半顯得更為重要

  關於與另一半的生活,本書不提複雜的感情觀,也不提各種性別議題,而是以家庭經濟的角度,說明成人等值尺度(Adult Equivalence Scales)的重要性,指出成人共同生活具有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依據OECD研究,2位成人組成的家戶,收入只需比1位成人多50%,就能擁有相同生活水準。

  與另一半共同生活能夠降低生活開銷其實是有前提的:首先,2人必須要風險共擔(Risk Pooling);再者,對比從前男主外女主內的生產互補性(Production Complementarities)生活方式,現今共同承擔開銷的消費互補性(Consumption Complementarities)生活方式更為常見。

  既然另一半對於自己的生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那麼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交往對象?古語常云「門當戶對」不是沒有原因,為了能夠順利磨合兩造雙方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進而達成上述互相協調的共同生活模式,講求年齡、教育程度、收入、專長、興趣等條件相近的同類婚配(Assortative Mating),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交往對象。

  人人都想追求型男正妹當作自己的交往對象,但在長壽之下,外貌會隨著年華逝去,感情則是源遠流長、越陳越香,雙方應該具備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ship),有心為這段關係付出,為這段關係犧牲,以長期提供彼此所需。

四、揮別教育、工作、退休三階段式生涯,人們將花更多時間經營人生

  傳統三階段式生涯套用在長壽人生,勢必得延長令人難以忍受的工作時期,因此本書作者認為「多重階段式人生」將逐漸成為趨勢,如此一來才能享受長壽帶來的好處,否則多數人不願意接收「長壽」這份禮物。

  從三階段式人生演變為多重階段式人生,主要的差別在於將三階段式人生當中的工作時期進行改造,並透過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觀點進行該時期的規劃與再造。多重階段式人生有哪些種類?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又有哪些種類?後續將分別說明探討。

  支撐多重階段式人生的過程,必須有環境的配合:一是資訊成本的降低,讓零工經濟(Gig Economy)與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得以發揮,增加人們生產與消費的彈性,人生的自主性因而增加;另一是智慧城市的發展,透過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s)或稠密市場效應(Thick Market Effects),增加高知識、高技術、跨領域專業能力者的交流,不只擴展人脈、奠定個人專業地位、激發跨域創新想法,更有機會認識新的朋友或彼此適合的伴侶。

  當人生為多重階段,歲數不再決定一切(除了前述提及的女性生育期),您可能在不惑之年,毅然決然放下工作,返回大學重新接受教育、學習嶄新技術,也可能在花甲之年,開設一間小型工作室,接受各企業的專案委託,重點是我們將不再像從前,可以盡情花費工作與家事之餘的時間在休閒娛樂上面,而是必須花時間檢討並打造人生,才能做出相應的轉變,來維持我們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收支平衡。

五、人生不是只有賺錢,也要維持無形資產的質與量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是為了平衡資產結構,男性主要負責有形資產,女性主要負責無形資產;然而隨著經濟壓力提升,以及女性不就業的機會成本增加,雙薪家庭成為常態,共同為了房子與金錢等有形資產打拼,反倒使得無形資產的維護與轉變,成為一大問題。

圖一、資產類型

生產資產(Productive Assets)

  生產資產指的是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由於現今社會少有人能奉獻一生心力給同一間公司,因此這裡所稱的生產資產更是指個人能帶著走的特殊知識與技能。

  在資訊發達、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顯然不容易有個人能帶著走的特殊知識與技能,畢竟只要上網搜尋,許多知識與技術都能夠被取得並應用,然而工作者的隱性知識、感知能力與行動能力是難以被複製的,相關工作經驗與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過程,都代表工作者具有難以被取代的特性。

  既然工作能力當中有難以被複製、個人能帶著走的知識與技能,個人品牌的經營與行銷就顯得重要,這代表著一個人的工作進度、品質與成果是可以預期的。

  現今少有單打獨鬥的工作,即便個人的工作能力再強、名聲再好,也可能因為專業社會資本(Professional Social Capital)的不足而無法發揮,因此經營良好的社群團隊,不但能夠擁有好的事業夥伴,提升工作成果,也能夠讓工作者本身保持資訊的暢通。

活力資產(Vitality Assets)

  沒有什麼事情比健康還重要,由於現代人壓力繁重,除了免於生理上的疾病,身心健康與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亦為相當重要的課題,而健康狀態的維持,通常來自生活與工作平衡,因工作本身所產生的情緒外溢現象(Emotional Spillover)可能負面影響生活品質,隨著責任制等因素讓工作與生活狀態越來越無法區分時,掌控兩者的平衡是維持工作者活力的關鍵因素。

  另外一項活力資產是情感支持社群(Regenerative Community),與生產資產當中的專業社會資本有所不同,專業社會資本指的是同儕與同事,而情感支持社群則是指朋友,友誼的存在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當個人經歷喜怒哀樂、各種人生起伏情境,這張社會安全網可以陪伴個人走出難關,也可以陪伴個人分享喜悅。

轉型資產(Transformational Assets)

  本書作者提出轉型資產這項新的觀點,反映出成功改變人生的動機與能力,做為長壽生活必備的新形態無形資產,包含自我知識與多元網絡2項:自我知識部分,強調個人的反思計畫(Reflexive Project),唯有充分的自我了解,以及做出相應的實際規劃,才能做出生涯進程的轉變,畢竟人生過渡期不是被動體驗,需要個人做足準備並實踐,改變才會發生。

  多元網絡部分,不是指和我們具有相似知識技能的同儕與同事,也不是指能夠相談甚歡的朋友,而是指和我們專業領域不同,通常也少有聯繫的弱連結(Weak Ties),能夠做為生涯轉型時重要的人脈基礎,因為同儕、同事或朋友等強連結(Strong Ties)容易彼此提供冗餘資訊,當缺乏大量新穎資訊的時候,轉型便難以實現。

六、多重階段式人生的可能選擇

成為探索者(Explorer)以累積轉型資產(Transformational Assets)

  成為探索者,是為了增加自我知識,並於探索過程廣布多元網絡,以便提升個人整體的轉型資產,類似於歐美間隔年(Gap Year)的概念,可以選擇成為尋找者(Searcher),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與人生價值,若已有明確的夢想或目標,可以選擇成為冒險者(Adventurer),享受冒險過程的多采多姿。

  探索者旨在養成具備設身處地思索,以及移情作用感知的鎔爐經驗(Crucible Experiences),通常是經歷長期的困苦,才會擁有的能力。

成為獨立生產者(Independent Producer)以累積生產資產(Productive Assets)

  成為獨立生產者與創業不同,獨立生產者目標並不是打造一間能夠經營長久的企業,也不是打造能夠賺大錢的事業,反而像是在亞洲矽谷-深圳的創客們,專注於打造產品原型(Prototyping),維持生產的收支平衡與支撐自己所需的生活支出,這麼做的目的是展現個人的知識、技術、商業模式是可行的,並在同儕與同事之間建立起名聲,以提升個人整體的生產資產。

打造多元組合(Portfolio)以累積活力資產(Vitality Assets)

  彈性化的工作是打造多元組合的前提,個人可以選擇一週為公司工作3天,另外2天專心做獨立生產者,週末2天可以陪伴家人,總之多元組合是依據個人需求進行的配置,通常是為了兼顧有形資產與健康家庭等活力資產而打造出來的重要時期。

七、存退休金的重擔,被轉嫁到個人身上

  早早退休是當代的產物,當人們普遍長壽,退休時期延長,自然會影響退休金的使用。本書透過儲蓄率、年金替代率與退休年齡3者的綜合考量,外加企業不再提供退休金,以及政府年金縮水或破產的趨勢,歸納出一個結論:存退休金的重擔,被轉嫁到個人身上,因此人們被迫延後退休。

  就算延後退休,賺取的錢財也必須妥善管理,才能有效率地留到未來使用。關於理財,能力與主動性缺一不可,年輕人優勢為具有好的知識與分析能力,老年人優勢為具有充足的決策經驗,綜觀之,人們在中年時期通常具有最好的理財能力。

  此外,本書亦提及人們對於存退休金的3大迷思:迷思一是人們總是低估未來所需的退休金,一方面是通貨膨脹的影響,讓金錢的實際購買力降低,另一方面是不願降低生活品質,畢竟退休後若必須比工作時支出更少,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研究,50%的年金替代率已是最保守的估計,不宜再低。

  迷思二是以房養老,一般而言要考量後代子孫的需求,即便是沒有後代子孫的長者,若發生意外事件需要大筆資金時,若已抵押房子換取退休金,將沒有房產能夠緊急挪用。

  迷思三是透過投資有價證券等金融資產,彌補退休金的不足,然而此觀點忽視投資風險造成的衝擊,即便投資獲利,扣除手續費、管理費、稅金等交易成本之後,賺取的往往只是蠅頭小利,因此無法作為解決退休金不足的方法。

  經過了討論,本書想強調存退休金沒有一蹴可幾的方法,必須從現在慢慢累積,然而人生旅途當中,可能會因為暫時離開職場而無法存錢,但若回歸工作岡位,依舊得彌補儲蓄不足的部分,只怕人們刻意無視問題、推遲修正問題,問題將在長壽的趨勢下,變得更加深遠,而這種拖延改革,讓現在繼續享樂的現象,稱為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透過制度的設計,讓人們從現在開始,就朝好的方向努力。

  面對長壽人生,不也是如此?現在就開始努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