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沿著寂寞,我找到自由》(Lonely: Learning to Live with Solitude)-揭露人們長期孤寂的心態與困境


  您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朋友總是在Facebook發文分享自己的精采生活,而自己卻總是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孤伶伶地接受生活不如他人多采多姿的事實,自己也從不被邀請步入他們的光彩生活;然而,當下定決心擴大交友圈,好不容易從手機交友軟體認識一名陌生人之後,卻發現對方很難聊,彼此缺乏共鳴,說沒幾句話就謝謝再聯絡,自己又再度回到一個人的孤寂空間……

  在人際交流頻繁、交友軟體百家爭鳴的現代,艾蜜莉‧懷特(Emily White)精準地點出了現代人被忽視的「寂寞」,作者揭露自己對抗長期寂寞的心路歷程,輔以各項研究報告,以理性的角度向社會大眾說明長期寂寞者,究竟是陷入了什麼樣的惡性循環,導致身心健康、生活與人際關係每況愈下,而鮮少被人注意,圖一為綜合本書與自身經驗,整理出來的寂寞因果循環圖。

圖一、寂寞因果循環圖

  所謂的寂寞,是一種如浮萍般漂泊,生命缺乏歸屬、認同與安靜陪伴的苦惱狀態,基本上這群人的社交能力沒有問題,卻容易因為缺乏共同感的社交活動而感受到龐大壓力,因此大多數的人傾向於獨來獨往,並辛苦掩飾自己的寂寞狀態,以為能夠依靠自己的堅強性格來對抗孤寂,卻在不知不覺當中,因為缺乏與他人的情感交流,更加放大了歸屬感與認同感的空乏。

  問題來了,寂寞者為何要掩飾自己的寂寞狀態?因為寂寞本身不受重視,社會大眾普遍認為這只是偶爾發生的情緒問題,而不是一個長期困境;再者,當自己與朋友道寂寞,等於說咱們沒交情,況且朋友也有自己的生活圈,無法總是在一旁提供自己所需的共同感,因此多數人選擇掩飾自己內心的孤寂,畢竟說出自己的寂寞不但尷尬,也無法解決問題。

  整合自己提出的寂寞因果循環,與作者描述寂寞者的心理狀態,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長期寂寞帶來的困境,是一種陷入惡性循環的身心狀態:

缺乏歸屬:每當自己缺乏歸屬感,寂寞就會籠罩自己

  本書作者很生動地說明了何謂缺乏歸屬:當自己在白紙上面的畫個黑點並寫上自己的名字,接下來沒有辦法在這個黑點旁再畫個黑點,填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寂寞者之所以寂寞,就是因為缺乏歸屬,而所謂的歸屬,就是來自他人的安靜陪伴,這種安靜的支持形式能夠提供彼此共同感。

  然而脫離單身狀態,卻不見得能夠脫離寂寞,因為歸屬感是感情上的親密連結,如果是一對只為了在一起而在一起的男女朋友,或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寂寞問題依舊可能存在於兩人之間,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不是加入人群或有伴侶就不寂寞;所以,如果有人說自己想要交男女朋友是因為寂寞,那麼除非能找到提供歸屬感的伴侶,否則寂寞問題不會因為交到男女朋友而消失,同樣的道理,個人懷疑部分的同志伴侶之所以能夠穩定交往,或許是因為提供親密連結感的人剛好只是同性別的他人,並非先天喜歡同性別的他人。

  對於寂寞者而言,擺脫長期寂寞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寂寞獲得認同,受認同的寂寞是自己得到歸屬感的重要具體現象之一,如此一來與他人的人際連結感反而變得深厚。

從社交壓迫到遠離人群:當與人相處有壓迫感,對於透露自己會感到不自在

  解決寂寞者缺乏歸屬的問題,理應是加入人群、與人接觸,然而就是因為缺乏歸屬,與他人相處時容易產生不自然的共同感,當寂寞者無法承受這種不自然的共同感,反而會更獨來獨往,將自己推向寂寞的深淵。由於上述的現象,寂寞者常被誤會患有社交焦慮,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他們的社交能力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與不搭嘎的人相處,會造成社交壓迫。

  關於慢性寂寞,大多數的人都掩飾得很辛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以同理心,理解社交壓迫會導致寂寞者遠離人群,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寂寞者與人相處之所以會產生不自然的共同感,是因為內心封閉,不願與各式各樣的人士相處,也認為當寂寞者承認了寂寞,代表自己的人際關係是有問題的,以上種種偏見,都是迫使寂寞者掩飾自我並逃離人群的原因。

  從社交壓迫到遠離人群這方面,寂寞者與內向者的反應幾乎相同:不自然共同感的社交生活非常耗精力,自己總是覺得很累、很混亂,需要一個能夠獨處,舒心又寧靜的地方,因此自己疏離人群、疏離朋友(意指表面上的朋友,筆者曾經有一群表面上的朋友,大家很友善,還為這個小團體取了名字,無奈彼此缺乏共鳴,個人的內心想法、價值觀無法被理解,因而漸行漸遠,最後只因為無法搞定聚會時間這件小事而從此不再聯繫)。

從遠離人群到寂寞失落:當與人相處有共同感,不喜歡人際連結只短暫維持,隨後就被丟下的感覺

  唯有與擁有共同感的他人相處,才能遠離寂寞,但是當聚會結束,互相道別之後,寂寞又將重新找上自己,因此寂寞者不喜歡短暫的親密連結,而是追求長期的安靜陪伴,因為他們害怕隨時會失去情感依賴的對象;此外,他們其實也害怕自己過於依賴他人,而顯現出自己沒有他人所擁有的豐富生活,只能將情感投射在少數幾位重要他人身上。

從寂寞失落到依靠自己:從內在追尋陪伴感,終究卻發現無法自我提供

  寂寞一直被視為輕微、次要、偶爾發生的情緒問題,而不是一個長期困境,在遠離人群以削減社交壓迫後,最後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然而從內在自我追尋陪伴感,是一件相當弔詭的事,因為自己本來就無法提供歸屬感,歸屬感必須來自他人。

  既然寂寞者只能依靠自己,又無法自己提供歸屬感,那麼他們往往將安定生活的力量放在未來,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能夠「巧遇」那位能夠給予自己安靜陪伴、深厚連結,且認同自己寂寞的靈魂伴侶,而不是藉由參加社群,透過「實際行動」來認識新朋友,原因是寂寞者無法忍受社交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自然共同感,由此可知寂寞者真正的問題是:處理社交訊息的能力優異,但是對於社會互動的驅動力卻沒有相應增加。

關於寂寞的相關研究

症狀與行為

Question: 寂寞和憂鬱有何不同?
Answer: 憂鬱者不會想到快樂的事情,相反地,寂寞者會想到快樂的事情,尤其是經常編織與他人擁有親密連結的美夢。

Question: 如何區分長期寂寞與短期寂寞?
Answer: 寂寞狀態只要超過幾個月或幾年,擁有恆常性,就應該被視為長期寂寞;若是因為外在人事物的影響,造成的寂寞心情,會隨著觸發事件消失而使人不再寂寞,就是短期寂寞。

Question: 一般而言,寂寞者的健康狀況如何?
Answer: 如同寂寞因果循環圖的呈現,在工作與生活環境的選擇方面,寂寞者往往會挑了一個最可能使自己寂寞的環境,在這樣寂寞的心境與環境之下,寂寞者與非寂寞者即便有類似的健康行為,卻不代表有相同的健康狀況,本書蒐集許多研究報告,皆顯示寂寞者的健康狀況普遍比非寂寞者差。

Question: 一般而言,寂寞帶給人的影響多為負面,有任何帶給人的正面影響?
Answer: 研究顯示,寂寞者構思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比非寂寞者好,同時報告解決方案的時間也比非寂寞者還要久,儘管他們很難提出大量解決方案,但是每個提出的方案都非常棒;研討過程當中寂寞者看起來完全善於交際,且具有靈敏的察覺能力,任何社交環境與社交關係的細微變化,皆可被關注到。

  個人發現,寂寞者研究成果與內向者研究成果如出一轍:不只在精神活力的控管上相同,需要獨處以恢復精力;在優點長才的發揮上也相同,能夠全面深度地探討議題,並專心致志地投入少數幾個方案;甚至在察覺能力的靈敏上猶為相同,對於人際相處之間的情感變化相當敏感。因此個人認為長期寂寞者應該多為內向者,不過這個觀點尚未經過研究證實。

Question: 寂寞與工作的關係為何?
Answer: 工作占每日生活相當高的比重,故社交重心已從家庭轉移到工作場所,然而工作的社交往往是暫時的,卻漸漸成為人們唯一的社交活動來源:一項2004年的研究顯示,半數的美國人口完全沒有知心的好朋友,因此工作的社交越來越重要,但是職場的社交關係往往是脆弱的,因此「職場孤寂」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解決方案

Question: 科技能夠幫助寂寞者嗎?
Answer: 沒有證據顯示電腦等科技能夠提供人們所需的陪伴感,但是如果以電腦為介面進行人際互動,如組隊參與線上遊戲,就能夠讓寂寞者獲得陪伴感,不過電腦於此也只是作為互動平台而已,科技本身並無法幫助寂寞者。

Question: 有無具體的方法幫助寂寞者?
Answer: 有,國外有發展一套團體治療,一群寂寞者將進行坦白活動,評估他們對友誼的需要與期望,接著提出現有的人際關係,藉此找出暫停中卻仍可發展的友誼,然而一般人並無法輕易加入這項計畫,只能利用類似的方法,自己找尋值得信賴的夥伴進行演練。

Question: 遠離寂寞的過程是什麼樣子?

Answer: 遠離寂寞的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然而當我們找到能提供歸屬感的他人,會認為一切都是突如其來的運氣,實則不然,所謂的運氣,其實是付出了努力之後的化身,如果沒有先前漫長的付出,好運是不會降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