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所在的「TEJ台灣經濟新報」,早期業務重心放在期刊的編纂,因此公司就像一間小型圖書館,有眾多的藏書。今年0403花蓮地震將公司的書架震得東倒西歪,也因此公司開放書籍認領,讓我有機會取得這本十年前出版(2014年),由尼可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著作,陳信宏與崔宏立共同譯註的《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揭開心智運作的真相》(Mindwise: How We Understand What Others Think, Believe, Feel, and Want)。
如同在LinkedIn上所陳述的,我身兼了ESG研究員、資料工程師、系統專案經理、DevOps等4種職務角色,其中PM的角色可是讓我吃了苦頭:與客戶的溝通,往往得經歷冗長且難以聚焦彼此觀點的會議;與同事的溝通,又得不斷嘗試打破對方的防衛心,用盡談判技巧讓大家接受專案必須執行的工作項目。多虧了「大人學-專案的談判與協商」這門課的幫助,讓我擔任PM角色時所需的談判能力進步不少,但是工作人際關係的問題仍是沒有解決。
記得我剛到職,擔任單純的資料工程師時,我只要和同事討論好他(她)們想要的概念,我就可以把所需的資料程式撰寫好,彼此的能力相輔相成,合作還蠻愉快的;但是接任PM之後,不再只是單純執行同事的任務,而是必須將專案任務派發給同事共同執行時,就遭到了頑強抵抗,過去一年的順暢合作經驗,瞬間化為泡影,演變為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被同事如此巨大態度的轉變所針對,我想沒有一個人會高興的,尤其是自己過去以累積的專業技能與經驗解決大家的問題,最終卻被如此對待,實在情何以堪。
有鑑於此,我才會選擇閱讀這本書,畢竟人心的判斷與所選擇的應對方式,不會是只有職場上才會出現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到的課題。
序-真正的第六感
本書的所指的「讀心術」,其實就是在日本文化中,常聽到的「閱讀空氣」的能力,我們判斷群體的互動、氣氛、文化的能力,往往比判斷單一個體情緒的結果來得精準,這是人類做為社會性動物所需具備的能力,但是這樣的能力,套用在特定的個人,就統計上來說並沒有顯著準確。
天生就有讀心術
l 我們人生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幾乎同樣難以理解,不論是我們的同事、鄰居、朋友還是家人。即便是你的配偶,也比你猜想的還要神秘得多。
l 這種讀心術,能夠讓你建立以及維繫為人生賦予珍貴價值的親密關係,讓你在別人眼中維持你想要的形象、與別人從事有效的團隊合作、與競爭對手鬥智取勝。這種讀心術是所有社會互動的基礎,建構了種種假設的網絡,而使得大型社會能夠有效運作。
l 我們犯的錯誤源自兩個最基本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也正是所有社會互動的基礎。第一個問題是:對方「有沒有」心智?第二:對方的心智處於什麼狀態?
l 社會敏感度較高的人才會擁有比較堅實的友誼、比較美滿的婚姻,在人生中也過得比較快樂。
【第一部分】我們如何了解 & 錯讀人心
人們的行為與所認定的價值觀不見得相關聯,我們可能討厭某個人,但是當這個人向我們求救,我們鮮少因為討厭這個人而置之不理,這是「情境觸發因素」讓我們做出與自身價值觀截然不同反應的例子。「無意識關聯」則是相反的概念,我們會因為既定的刻板印象,錯誤地推導事情的因果邏輯,導致錯誤地認知一個人真正的想法。
1 「洞悉人心」的錯覺
l 一般人整體而言相當善於猜測群體中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人對於特定的旁人如何看待自己,似乎只擁有極其有限的理解。
l 本書的主要目標就在於:減少你高估自身判斷力的錯覺。一方面藉以提高你對別人的了解,另一方面則是為你灌輸一些謙遜,讓你知道,你其實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了解別人。
2 你真的懂自己的心?
l 你能夠清楚意識到大腦完成的產品-顯意識中的態度、信念、意圖與感受-卻察覺不到你的大腦建構這些最終產品的過程,因此你也就認知不到大腦所犯的錯誤。
l 你忽略的是「情境觸發因素」以及「無意識關聯」,而這兩者才是實際影響你大多數想法與行為的真正原因。
l 天真實在論:亦即一種直覺的感受,認為我們看見的世界就是世界實際的模樣,而不是出於自身的觀點所呈現出來的模樣。
【第二部分】誤用讀心能力
本書的第一部分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會錯誤地理解他人;第二部分則先來探討為何我們會在應該讀心的時候,不試著去理解對方,以及不應該讀心的時候,不停試著去解釋原因,而過度解釋、曲解了真實發生的事情;第三部分則是說明我們應該讀心,也試著讀心時,可能的讀心策略與其失敗原因。
作者以北美印地安原住民的案例,說明了在應該讀心的時候,不試著去理解對方,造成政策上的歧視,解決方法是透過「生理感官」與「認知推理」的方式,逐步讓雙方的心智可以掛勾。至於不應該讀心的時候,而過度解釋、曲解了真實發生的事情,例如人類不嚴謹地解釋寵物貓狗的行為與其心思,又例如實驗人員面對儀器失靈,會以儀器鬧脾氣來帶過,諸如此類案例,都是因為「擬人化」可簡便地做為異常狀況發生的原因。
3 我們有時不把人當「人」
l 就像閉上眼睛,然後說自己面前什麼也沒有,如果不去運用推論人心的能力,不只會導致我們對別人漠不關心,更可能因此把對方當作根本沒有心智。
l 我們必須了解「生理感官」與「認知推理」這兩種啟動器如何促使你與別人的心智相連,才能夠進而理解,我們與別人的心智脫鉤之時所可能犯下的抹殺人性的錯誤。
l 生理感官-察覺別人的心智:這種三階段的系列現象-共同的注意目標、模仿行為以及由模仿造成的體驗-顯示了你的第六感透過生理感官運作的一種方式。
l 認知推理-推理別人的心智:別人和我們的差異越大,或者距離自身的社交網絡越遠,就越不可能啟動我們的內側前額葉皮質。
4 我們有時覺得萬物皆有「心」
l 認知其他心智-不論是別人,還是寵物、器具或神祇的心智-是發生於你的腦袋的一種心理運作,不論你面前是不是真的有另一個心智存在。
l 你我雖然都能夠相信非人個體擁有心智,但不是所有信念的強度都一樣,甚至連獲得意識背書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l 我們有時候會與別人的心智「掛鉤」,有時候卻不會。
l 不可預期的物體之所以會被賦予心智,是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理解那些不可預期的行為。我們一旦必須解釋一件事物,就會啟動讀心能力。
【第三部分】別人的心緒狀態
本書第三部份的三個子篇章,分別說明了理解他人心思的三個策略: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對方身上、利用刻板印象、從對方的行為來推論,這三個策略都有各自的問題。
第一種方式-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對方身上,這或許是三個策略中最好的一種,但是不同的人所關注的焦點可能不同,而且即便關注的焦點相同,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觀點,我們可能因此錯誤地理解他人的心思。第二種方式-利用刻板印象,時常誇大了解讀他人心思的結果,甚至連解讀心思的方向都有可能是錯誤的。第三種方式-從對方的行為來推論,則是受限於對方可能隱藏的資訊,又或者是受限於我們身為判讀者視野的不足,而造成瞎子摸象的謬誤發生。
5 你想的原來跟我不一樣……
l 「超脫自我觀點」的難題-超脫自己的經驗、信念、態度、情緒、知識與視覺觀點-進而認知到,別人看待世界的觀點可能和你不同。
l 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系統性差異:
脖子問題-你和另一個人可能關注著不同的事物。
鏡片問題-你和另一個人可能關注著同一件事物,但是卻給予非常不同的評價。
l 要克服「鏡片問題」,就必須真正身在那個觀點中,或者直接聆聽經歷過那種觀點的人敘述他們的經驗。
6 你們都是那樣想!
l 若想了解我們的刻板印象是哪裡出了錯,最嚴重的不良方式有三大項:得到太少資訊、以其差異定義各個群體,還有無法直接看到形成群體差異的真實原因。
7 你的行為說明你的心?
l 評判他人心思的時候很難採取廣闊視野,因為引導我們行為的情境作用力,常會隱於背景裡,而不是在我們眼前大剌剌舞動。
【第四部分】從別人眼中看世界
本書的第四部份探討如何「精準」讀心,相信這也是多數人在結論篇章中,最想得知的重點。首先是生理語言所傳達的訊息,聲音的情感傳達能力比視覺來得豐富,但若是刻意隱藏的生理訊息,其破綻僅微乎其微,一般人根本難以察覺,更難以精確判斷。
「角色取替」指的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這樣的做法出乎意料地糟糕,主因如同本書第三部分所述,容易落入脖子問題、鏡片問題、刻板印象、瞎子摸象的陷阱,因此我們只能透過「觀點取得」的方式,直接詢問對方以獲取盡可能精準的第一手資訊(這聽起來是廢話對吧,我們就是無法擁有絕對精準的讀心術,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8 精準讀心的科學
l 身體會說話,但說的是悄悄話:
情感主要是以敘述者的聲音傳達。只能看見敘述者的人還是比純粹隨機亂猜來得準確,但也沒有差太多。
l 「角色取替」的限度-設身處地可能誤會更大:
如果你是誤認另一方觀點所持的信念,那麼仔細考慮那人的觀點只會放大誤認的後果,這在衝突當中特別可能出現,衝突的雙方往往對彼此都有不正確看法。
群體是以差異界定出來的,刻板印象會誇大群體之間的這些差異,而思量另一方的觀點時,誤解就會因而強化。
l 「觀點取得」-直接問,別猜:
努力設法弄懂對方的觀點,而不是設身處地用對方的觀點思考。
l 更坦率、更開放,更了解彼此:
我們大腦的社會感受力有其侷限,曉得這點,並不總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克服這些侷限而更理解其他人。
後記-聰明讀懂人心
本書的後記,我就沒有特別留下摘要了,但我想另外提的是,這本書的內容是說明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讀心」,如果想要退而求其次,只想要判斷他人是否「說謊」,《你騙不了我:情治單位不願透露的超實用測謊術》(You Can't Lie to Me: The Revolutionary Program to Supercharge Your Inner Lie Detector and Get to the Truth)這本同樣於2014年出版的書籍,可以給我們很棒的建議:建立他人行為的基準。
最後回來討論自從我接任PM之後,同事對待我態度的丕變,以「建立行為基準」的方式來看,我和同事的互動關係100%肯定有裂痕出現,但是若想要透過「讀心術」來了解到底對方是怎麼想的,恐怕是做不到的。有可能因為對方還年輕,人際互動的邊界感取捨不明?或是不擅長應對像我這樣,職務角色分明,而導致的工作態度轉變?也有可能是對方事後驚覺原來我年紀與他(她)們不同,有世代差異?又或者對方根本無法體認PM有如三明治夾層,必須妥善周遊在客戶、主管、同事、跨部門的困難?總之,如果對方持續不願意溝通,那麼即便有再強的「讀心術」,也無法讓自己100%確信該採取什麼方式,來處理職場上的溝通問題。
人際關係的溝通就是如此困難,您說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